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重回布列斯特要塞

在德军高层变化正在逐步影响前线时。

在苏联高层正在小范围内试探真相如何时。

算是清理了西方面军这一大滩烂摊子一个局部的薯条旅,即将重返第4集团军战区。

不过在薯条君准备解决两个真正让西方面军彻底完蛋的问题之一前。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之前的努力让局面“改善”了多少。

首先是西方面军司令部将能够在6月23日11时左右恢复工作,这将十分有利于统合这个战区的苏军行动。

至少因为在6月22日直接面对了第2德军装甲集群的突袭,导致这一战区的主力——第4集团军,与西方面军司令部的联络基本没有的问题,将得到缓解。

然而统合苏军通信的事情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第4集团军当前的状态完全就是缩小版的西方面军——集团军司令部即无法和上级联络,也完全失去了对下级的控制。

而因为这一点,该军指挥员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科罗布科夫在之后,获得了和历史中的巴甫洛夫一样的结局。

当然科罗布科夫的遭遇,也和巴甫洛夫一样确实有其倒霉的地方。

除了之前我们已经提到的第4集团军兵力与当面德军兵力的巨大差距外。

还有作为正对着波兰-华沙一线,当年毫无波兰战争苏德主力“会师”的地方,这里的苏联防区在大胡子试图拖延战争开始时间的一系列操作中最为“获益匪浅”。

除了战略上被错判成相对次要方向,导致自身实力较弱以外,还有很多作者在第一卷中侧面提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条:

边境防御阵地完工程度糟糕,连负责检查验收的防御工事修建专家,都不被允许去往距离边境最近的防御阵地视察,以免被德军视为苏军军官正在视察地形,并将之视为挑衅行为。

所有边境守备部队几乎没有做好任何战争准备,武器正在换装,战前有很大一部分部队的武器与弹药被分开存放,并且禁止野战部队在收到命令之前,进入边境防御阵地,理由同上。

而上述这些,在历史中直接让边防军和布列斯特要塞守军的英勇顽强变的毫无用处。

因为德军只花了一天,准确的说是半天,就将驻守在布列斯特地区的步兵第28军(包含步兵第6和第42师)防线崩碎,或者说的极端一点,被困在布列斯特要塞内部的部队,可能是这两个师在6月22日日终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